许舜英:时间的效区

星期一是受到诅咒的布娃娃,插满了大头针,一种原罪,总像是还有十一篇周记还没交、旷课超过一百天、而且教官突然宣布要检查服装仪容。星期一的充实感只是一种暂时受到控制的被迫害妄想症。

星期二是入世而且充满歉意的,不会突然与人私奔或渴望丢汽油弹纵火。

星期三就是有点可爱而且不笨,可以背着书包在下午三点到处闲晃的那种味道。如果你觉得维特根斯坦太闷,而昆德拉太畅销;大卫·林奇太用力,而雷蒙德·卡佛太平易,星期三就是介于之间的那种东西。

星期四,星期四的问题在于没有什么人想去讨论星期四。星期四就是一段黑白格子图案的沉默,影碟从A面换到B面时中间的杂讯。

星期五,星期五是过度被滥用的绯闻,关于荒淫无度暴饮暴食秘密结社无政府主义,关于烤鸽以及媚药。谁管得了那么多呢?不断的魅惑也是一件很累的事。

我们来到了星期六,星期六你应该已经明白,不相爱的关系也有它的好处。

星期天是一种次文化。副标题。市郊住宅区。副品牌。总之,字首是“SUB”。

除了所谓失业人口、无业游民、非打卡族之外,在这个工作时间为中心而展开一切日常生活的第三机械时代,日常生活的规律的连续性在星期天合法集体断裂,但是这种断裂也只是一个重复循环体系里的一小段即兴变奏而已,它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叙事策略。
    星期天并非被压抑事物的反扑时刻,所有的被压抑始终无法因为有了泥浆面膜而被治愈。

商品化当然不会放过星期天。星期天应该有草莓奶昔和亚麻布短裤,星期天的报刊副刊有着轻盈而不具威胁性的修辞策略,星期天意味着米色藤制家具而较不倾向于绒布沙发。星期天的迟起导致早餐和午餐的异种交配,星期天的休闲消费场所有最严重的文化阶级预设。

星期天是一种暂时的放逐,是囚犯们被允许在有围墙的空地上自由活动的日子。

我们不要求真相,真的!

  新闻很热,让真相飞。
  一网友在看到新闻后表示鸭梨很大,因为他妈妈旋即打来了电话:“我看电视说北京房租怎么才77,你跟我说每月房租1100,你钱都哪去了?!”
  我们不要求真相,连真话都不要求,只要不给我们捉襟见肘的年关添麻烦就行。

电视剧杀人狂

最近小团体掀起了看美剧的风潮,在集体看《越狱》之后,这是第二次有了一致的意见。虽然某些人的理由很有爱,比如学英语。看美剧学英语我怎么觉得像听英文歌学英语一样,老罗说,听了一千首英文摇滚歌曲只记住一个单词“FUCK”,老罗的这个创意很好,营销就是要有点反向思维。当然,看美剧还真是能学英语的,比如好玩的单词、有趣的俚语和俏皮的对话。

《越狱》看完全本之后,虽然对第四季的剧情有点失望,毕竟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商业的原因,编剧需要一个Ending,而观众看到这里也基本知道接下去怎么回事了。这个世界需要肯德基,也就需要麦当劳,如果只有汉堡,那跟只有屎吃没有什么两样。这说明急流勇退是可取的,好的东西不会一直好,除非他死了,这就是为什么迈克要被写死的原因。对于电视剧而言,我们需要Ending,哪怕是不完美的Ending,这很重要。想想那个叫《黄手帕》的电视连续剧多么可怕,我妈看了三年。听说还有个叫《玛珀金斯》的美国肥皂剧,一共7065集,拍了27年。可能有些人还真的看了一生,Orz。

《豪斯医生》刚开始觉得挺不错的,但第二季我就觉得腻了,《生活大爆炸》不错,至少看了会开心,而且他们不是连续的,不会因为错过一集就OUT了。不连续的我永远支持。一个剧拍到四五十集还有重要人物出现,我觉得这是一种憋足的玩弄观众的恶劣手段。

《迷失》看到第二季,基本上明白了编剧的逻辑,玩的就是时间这个玩意儿。在所有的维度里面(据说宇宙有十多个维度),时间这个维度最神秘,也最容易被人理解,因为我们能回忆过去,也能想象未来,但是时间不像长度、宽度、高度那样可以具象,它是那样不可测,以致于去度量它会觉得毫无意义。迷失而不是穿越,这就是创意,不是回到过去或到达未来,而是迷失在一段时间里。因为时间这个神秘的东西,所以《迷失》有了无限拍下去的可能,毕竟时间这条线太丰富了。

尽管如此,这毕竟是商业电视剧,影片要赚多少钱就像写作文规定了字数一样苛刻。小时候为了凑字数,总是要写一大段的心理描写,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农民伯伯推车,心理描写写得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催眠自己的骗子,可是最后这段所谓的心理描写居然是写得最出彩的,真是荒谬!《迷失》如此拍了六季,也拍了6年,但我觉得去掉水份的话,也就一半,差不多五六十集的样子。因为里面特别是第二季中间开始,不断的回到现实的那些桥段简直是累赘,就如同打断剧情的广告,以致于我要不断的快进。到这里我基本了解了故事的脉络,I got it,就没必要再交代什么了,我只需要岛上的故事,而那些看似埋下伏笔的交代就像是败笔,破坏了我静下心来的兴致。

电视是消灭时间的武器,是时间的天敌。在买家电的清单里,我第一个去掉了电视,买一个好电脑和投影仪比较适当。谁有时间看电视呢?谁又能忍受那些肆无忌惮商业广告?当然,要看电视剧,我看还是别看连续的了。

妹瑞克瑞斯么事伊芙!好好的平安夜,就这样《迷失》。

五年以来,坐标没变,为什么你一直不来?

理想这个黄脸婆到了这么个惨淡的年岁,似乎除了那帮搞摇滚的不会有其他人再有想上的企图,世事惊鸿一瞥,当年前院小姑娘变后妈,差不多就那么走过一条街的事儿。这个城市生长着很多流浪歌手,我听说过很多跋山涉水大江大河的人,理想、远方和现实这些操蛋词汇如此纠结,俨然已变成鸡生蛋蛋生鸡的罗生门。什么是重要的呢?走下去、做下去、干下去、活下去,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坚持不做坏蛋。而,或许,真正的理想正是你所遇到的这个人。

布衣的歌在虾米上不知为何被撤下了,这里是桑啼的地址:点我!点我!

我见过的最诚恳的创业演讲

看了老罗讲创业的那一段,很有启发。

爱情是一朵半途而废的花

在同一个地方看到两个男女在谈论什么是爱情,差不多的观点是,寂寞不是爱情,情爱不是爱情,面对现实谁都失望,却又充满侥幸。总结前半生,爱情已是一朵半途而废的花。
 
剩男版:转萌大侠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04032/note/91600334/
前几天在H网新浪女性专栏里看美女图片,读到张艺谋的一句话“爱情不过是种理想”,突然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么多年,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句子来形容爱情。看来老谋子,除了潜规则小姑娘,还是能蹦出几句刺穿我前列腺的语句的。
回忆从梦遗开始的青春岁月,十几岁的血气小伙子,谁他妈的不是不害臊地把理想到处炫耀,爱情也是如此。高中时代搂着一个胖乎乎,脏兮兮的丑丫头,也恨不得让周围人都知道。所谓理想不分大小,姑娘不分美丑,最主要是我有而你没有的劲头。
然而时间过得贼快,即使是在水深火热的天朝。转眼间我依然一胡子拉碴的大叔了,活到这个穷酸年纪,还天天醉醺醺的逢人便谈理想谈爱情,真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我相信如同我这般大的80后大叔们,大部分应该早就不信理想爱情了,虽然依然伸长着脖子苦苦盼望着她们的到来。偶尔聚会不幸碰见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讨论人生,也要装着满不在乎地说:理想,爱情这些操蛋玩意,见她妈的鬼去吧,爷吃好喝好,没事勾搭个姑娘开个房就满足了。
女生说:对于大龄女青年来说,最难分清寂寞和爱情,然而对与大叔来说,性欲和爱情倒是件容易分开的东西,只需要用右手撸一撸即可。撸完不想去泡的姑娘得肯定是小蝌蚪们在作怪,而还想去追的姑娘就真的是爱情吗?我看未必,或许对于饿坏的男人,一个咸菜饭团就香得不行,但吃饱之后,还是会想着鳗鱼饭。鳗鱼饭虽贵又好吃,但天天吃也未必不腻味。所以爱情美好,仅仅因为她稀少珍贵。如韩寒所说,爱情就是正准备吃的一碗好饭,突然被人抢走了,你能不老惦记着吗。
想明白了,还执迷不悟相信爱情就是傻逼,可是没有爱情却真他妈的苦逼。所以只能明知愚蠢也要欺骗自己:爱情真的存在。文艺一点的自我安慰,就是爱情就会出现在你的下一个拐角处。
人生那么多个拐角处,拐过去十有八九碰见的是卖烤红薯的大娘。这个浮躁的世界,已经容不了30岁的人慢条斯理的不停拐来拐去,撅着屁股去寻找爱情了。无论亲友介绍,还是自己约会,结果大致如此。双方对得上眼,但现实条件不符合,那就上次床吧,好歹也别浪费了在酒吧花的猫尿钱。看得上的对方,条件还凑合,那就多上几次床,只到上腻了为止。梦想找回爱情,那是扯蛋,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大家人模狗样地活着,大龄青年谁有闲工夫来风华雪月。
但一辈子总会有几次幸运得踩上大便的时候,万一爱情一不小心碰见你了怎么办。那个可爱的小姑娘,深深地爱你的身体和容颜,她不在乎你有房有车,甚至她愿意为你生个孩子,彼此相拥而老。看起来是童话,其实只是人生这篇杯具小说的序言而已。爱情只会比潮吹来得更难去得更快,今天还欢快地吸着她的唾沫星子,等上了对方,估计就该挑剔对方满嘴的韭菜味了。人类就是这么一个东西,都是敌不过时间的可怜动物。翻开古今中外所有美好的文学作品,爱情描写都剧终与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日子,后面是怎么样?不知道。日本曾有好事者在10年后去采访纪实小说中的恩爱夫妇,还没推开院子门,就远远听到连绵不绝的争吵声。或许最长的爱情就是去等待一个永不会回到你身边的人,她的背后,却有着一个操她操得想吐的男人,而这个男人心中又装着另外一个中年主妇。
写到这么多,一个大老爷们自言自语的有点太不像话,还是引用一点名言吧。这次不引用春树大叔的,省得觉得我就只读过村上的书一样,显得没文化。好吧,卡夫卡说:`人们憎恨旧的牢房,请求转入一个新的牢房。在那里人们将开始学会憎恨这新的牢房。`卡夫卡大叔作为一个害怕结婚的孤独都市文艺男青年,曾经三次解除了婚约。他的这句话来形容爱情,再合适不过。爱情里那条写着一辈子只操一个女人的契约,宛如同牢房一样,拥有的人渴望不停换牢房。像我这样没来得及进去的叔叔,如同在大雪天,堵在苦逼密布的北五环,北京城里看似温暖,却不知那是挤得如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密不可破的牢房。
 
剩女版:转我来我征服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04032/note/89194356/
关于爱情,很多人其实都在撒谎。你能为他或她,付出多少?很显然,不是生命的全部,那么,一半如何?很遗憾,也许连一半,甚至一半的一半也没有。时间、距离、现实、我配不上你、我对不起你、我一无所有、我还爱你但我有苦衷等一系列借口泛滥得像上网十年每个陌生人对你说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好”就是“有照片么”一样恶心人。我们不能、不愿——确切地说,是不敢,相信爱情以及永远。
其实,在我们质疑和叫骂着来一斤真爱拿去喂狗时的无奈和不屑,恰恰泄露了遮遮掩掩的渴望,而那些对爱情的悲观,绝望,麻木,甚至堕落态度,也只是因为我们对爱情本身,或者某个人,爱而不得。不管爱情它是个什么东西,或者不是东西,这都无法阻挡我们对爱情那羞于启齿不愿承认的向往。
《中国贱史》应该有个副本,将历史上古往今来的痴男怨女们统统归置进去。“我已经累了你却来劲了”,爱情是一场变相的犯贱,纠缠于爱情拉锯战的人们,是中国贱史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这一点上来说,爱情更像是一场规模庞大的自虐。
人活着,迂一点未必不好,很多时候,愚昧和迟钝恰恰是抵御伤害最有利的武器。尽管这个命题更像个冷笑话。
爱情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儿。我们真正拥有过它吗?
你不要找,你要等。铁凝1991年去探望冰心时,冰心问她有没有男朋友,说了这句话。这分明确凿地是在害人,冰心奶奶一句话,搞得人家铁凝等到50岁,才迎来自己人生的头婚。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曾经的某个女房东,50多岁一直未婚,据说恋爱史也要命般空白,她总爱在周六日的早上拿钥匙直接捅开门闯进屋子里来,冲我们大喊:9点了为什么还不起床?也不管眼前的你穿的是什么,就直直地看。
唉,经年累月一直没有爱的滋润,要不得哦。
对于我这样的大龄女青年,最大的雷区就是分不清寂寞和爱情。“寂寞的女人是不堪一击的,如果一个男人对我伸出手,只要他的手指是热的,他是谁,对我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人离孤独太近的时候,寂寞总是穿着爱情的外衣乘虚而入。
无论如何,我不想再等下去了,当我发现皮肤已经不如25岁时紧绷,我就开始头疼,开始紧张。等个屁,动了心思就要搭讪,就要出手。等?你当你是母孙悟空啊,能趴在山下五百年也不见老。你以为你是牛顿你男朋友是那树上的苹果?或者你是株你的另一半是兔?又或者你是死耗子你将来的老公是瞎猫?
幸福都是抢来的,抢的时候要做到稳准狠,看人要目光如炬,洞察对方人品性格行为方式,不然可能拼死拼活争取到一段孽缘。对于这话,以前我总不得要领,天天跟自己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结果呢,粪。
某人曾经提点我,既然你觉得他能给你温暖,你为什么要介绍给一群人认识,你应该自己占着把着护着守着让他只对你好,别那么大公无私,其实友情爱情都心同此理。我当时不信,信的时候什么都晚了,没有人再对我说“兔崽子你知道吗,我心疼你”,我只能一个人站在天津的大街上跟个傻缺似的回忆往事然后妄自嗟叹,我活该我。
其实我只想有个人对我好,这种好是实实在在的好,拉我的手过马路,肆无忌惮地和我开玩笑,在我难过时摸摸我的头表示抚慰,我哭了就过来抱着我,我喝多了就生气给我扛回家让我别折腾自己……可惜,没有。罢了罢了,削得三尺青丝痛,双剪断相思,此后年年,任隔千里,只道不相识……
 
 

再多的时间也不够用来与你们相遇

  在欢呼拥抱的人群中,我看到了键盘与键盘之间、显示器与显示器之间的人的人情味。
  饭否,老地方:http://fanfou.com/bbsugar
  @禽兽京京:饭否走的时候我还是C杯熟女,现在我已经是D杯人妻了。。。
  @罗永浩:因为突发的灾难,整座城里的人一夜之间都撤走了。有一天他们会全都回来,但先回来的那几个,才有幸看到一个妖异的,仿佛被时间冻结的空城。所有的一切都恍如隔世又恍如昨天,真喜欢现在的感觉,很像进入了一个有点情怀的科幻片。过些天大家都回来了,这儿也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了。
  @卤蛋:为什么不喜欢其他微博?为什么看到饭否就想说话?因为饭否就是饭否,他就是如此生动。其他的微博只能算是工具,而饭否是有感情的朋友。对饭否说话就是和朋友聊天那样让人感到舒适。
  @长别离:重回这里,把过去写下的话都清除干净之后,对着空白的页面,不知道可以说些什么。
  @胡淑芬:有些人,在哪里都能碰到,有些人,在哪里都碰不到。我要集齐多少个前者,才能兑换一个后者?
  @闻人暖:一生倒有半生,总是在清理一张桌子。总以为,只要窗明几净,生命就可以重新开始。

梦想家切·格瓦拉

  1952年,两个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驾驶摩托车穿越南美大陆,旅行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他们一路找工作、做义工,亲眼目睹了现实世界的苦难与惨烈,而文明和自由在贫瘠的土地上是如此的缺乏。旅行结束之后,他改名为切·格瓦拉,毅然前往古巴投入革命之中。
  这是《摩托日记》,一首梦想的诗篇,这是切·格瓦拉,一种青春的图腾。
  1967年10月9日,39岁的游击队员切·格瓦拉壮烈而亡,遗体被拍照,人们发现犹似一幅耶稣受难的样子。我看着《切·格瓦拉画传》,盯着每一张图片出神,追求完美不惮执着,这绝对是少有的梦想家的脸。《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日记》更像是进行一项神圣实验的记录,切事无巨细却相当简洁,虽然面对的是艰苦的境况,但是每天都活在实现理想的快乐和希望里。
  1967年2月15日,他摸着黑给女儿伊尔达写了封信,这一天是伊尔达11岁的生日。

  亲爱的小伊尔达:
  我今天写这封信给你,你却要在很久以后才会收到。但我希望你知道我在惦念着你,希望你过一个非常快乐的生日。你应当知道,我正在遥远的地方,我将和你分开很久。我正在做的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毕竟也是尽力而为。我想,你是可以永远为你的父亲感到骄傲的,就如同我为你感到骄傲一样。
  你要记住,今后斗争的岁月还长着呢,甚至在你长大成人以后,你也要为斗争做出贡献。你要做好准备,做一个优秀的革命者。你要争取成为学校最好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要比较好。要品性端正、严肃认真、热爱革命,与同志们好好相处。我在你那么大的时候,还没有做到这些。我是在另一个社会长大的,你呢,现在的条件很优越,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里,因此你应当无愧于这个时代。
  别忘记回家去看看弟弟妹妹们,勉励他们努力学习,教他们规规矩矩。特别要照顾小阿莱伊达,她是非常尊重你这个大姐姐的。
  好吧,小姑娘,再一次祝福你幸福地度过这个生日。代我拥抱妈妈。接受我热烈的、紧紧的拥抱吧,以此来弥补我们今后不能相见的时光。
  你的爸爸

  读到这里,那个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这种少见的温情令人回味。他离开权力,自我放逐,勇而无畏。他不是一个热血疯狂的冒险家,而是一个青春不死的梦想家。他说: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读起来依然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