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都是一个个让人心疼的名字

  好莱坞不乏烂俗的以个人英雄主义为题材的电影,比如取材历史的《特洛伊》、源于古老传说的《魔戒》、以及后来受侏罗纪影响的《金刚》。当然它的烂俗是归根结底的,无可否认的是那些气势恢弘的场面和让人撕肝裂肺的唯美镜头。对于创作者来说,观众和读者就像他的情人一样都是很容易被打动的,只要造出足够大的声势,剧本足够简单,情节足够感人,画面足够漂亮,特效足够眩目,目的足够直接。好莱坞深谙此理。
  /※※※※------点这里,给我投票啊!嘎嘎~~~------※※※/
  电影打动人的往往都是某些个情节,张艺谋也说,观众看了我的电影,倘能记住三分钟,我就谢天谢地了。
  我要讲的是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现在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在刑场上华莱士以全身的力气喊出freedom那一刻,以及不能忘怀的他被割掉的小JJ。英雄嘴里喊出来的自由,以及敌人触目惊心的残忍,像烙铁一样刺进皮肤里。英勇就义那是英雄的行为,三国里宁死不屈的战败者,哪怕武艺差品行坏,都是要得到厚葬的,相反,武艺高超生前一呼百应的,一旦投了降,立马就降了三分身价,就像吕布,死就死了还晚节不保,又比如天平天国的李秀成,不是像陈玉成那样不屈而死,而是在为曾国藩写下几万字的自白书后被突然处决,留下忠王不忠的骂名。
  当苏格兰风笛的声音奏响,镜头像戴在鸟的翅膀上一样,幽雅地掠过藏青色的山峦,白雾从小河上升腾起再散开,镜头不断地拉近,树林间出现了人马的影子,电影就开始了。一个男人的声音在此时响起:“我将为你们讲述威廉姆华莱士的故事,英国的历史学家们会说我在说谎,但历史是由处死英雄的人写的……”在父兄的葬礼上,小华莱士在众人的怜悯中没有说话,一个人默默的感伤。更加年幼的梅伦一直在关注着他,当众人都离开的时候,小女孩挣脱了母亲的手,从平静的土地上摘下了一朵紫色的蓟花送给小华莱士。当他接过花的时候,那是我在电影中唯一一次看见他的眼泪大滴大滴地流淌在眼眶之外。他的眼泪可以忍受看到被吊在房顶上扭转着苍白面容的尸体时恐惧,可以忍受失去至亲时的莫大悲痛,却承受不住一朵野花的关怀。说是宿命也好,他们此后的人生便因为这次的邂逅谁也逃不了对方的宿命。长大成人的他们在曾经的小村庄重逢,在教父的见证下秘密地完婚,在月色树林中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成人礼,一切顺理成章而无限平静。正如华莱士所希望的那样,他希望过着平静的生活,成家、娶妻、生子。本来我以为他们的爱情会更加长久和轰烈一些的,没想到却因为梅伦被英国的军官割喉而死而让他们的梦想戛然而止。 
  失去了爱人的华莱士再也找不到平静的可能,心中注定属于英雄的抗争和对自由深深的信仰让他成为了神话般的领袖。我看到的苏格兰的男人们是穿着裙子上战场,光着屁股挑衅,光明正大地侮辱敌人的。为了所有的人而抛弃了自己的人就是英雄。成了英雄以后的华莱士用脑子打仗,用身体屠戮,捍卫自己除去爱人后最后的信仰。马背上的人生荡气回肠,刀光剑影中的铁血柔情热烈。 
  在金属的铿鸣和溅血的战歌中,因为错信,因为背叛,因为脆弱,战场成了坟场,还穿着苏格兰裙的尸体互相压着,插满的刀剑,被骑兵的马蹄碾碎的脸。妇女们在悲伤地寻找无数相似的尸体中属于她们的丈夫、兄长、儿子、父亲,无限悲凉残酷。有人说,无数的生命被层层叠叠的沙土埋葬,直到沉陷到大地是最深处,一切的感情和生命一同消失。历史的代价是惨重的,人类用血铸造辉煌,用血铺垫和平。 
  华莱士最后还是义无返顾地去奔赴用死亡换取的赌注,在最后等待死亡的过程中,他对爱着她的王妃说:“每个人都会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的活过。”独身一人的时候,在死亡前在狱中的最后一刻,他也会祈祷:“我很害怕,赐予我力量去面对死亡吧!”因为他也不知道他是否能在莫大的痛苦中将自己的信仰和尊严捍卫到最后。当英国的人民把他当作叛国罪人一样唾弃,为他的即将死去而欢呼,当他看见刑场下儿童对着他的死而微笑的时候,我知道那样的无知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当他饱受疼痛,在生命的最后,深深地吸满最后一口气,在众人都以为他请求开恩的时候,他用一生的力量大喊了一声:“freedom”。十年前,也有很多人曾经为这样的一幕哭过。这是一种深深的震撼。 
  华莱士终究是死了,曾经两度失信的布鲁斯在阵前对着苏格兰人,深深地吸一口气,喊道:“你们曾经和华莱士一起流血!”他抽出长剑来,“现在,请你们跟我一起流血吧!” 苏格兰高地人振奋了,他们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叫喊声:“华莱士——华莱士——”于是,他们打得如诗一般美丽,打得一点都不失苏格兰人的面子,为自己赢得了华莱士同样信仰和追求的自由和胜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