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尚记不得时间过的有多快

  生命注定要这样,任你人海里茫茫,在每一盏灯下等候,在漆黑的夜里徘徊,匆匆推开陌生的门,在阳光入眼的那一刻就开始想念。而我对这些,一无所知。
  我在想你的由来,和你离去的背影只有一个方向。

  林白《过程》
  一月,你还没有出现
  二月,你睡在隔壁
  三月,下起了大雨
  四月里,遍地蔷薇
  五月,我们面对面坐着
  犹如梦中
  就这样六月到了 
  六月里,青草盛开 处处芬芳
  七月,悲喜交加 麦浪翻滚连同草地
  直到天涯
  八月,就是八月
  八月,我守口如瓶
  八月里,我是瓶中的水 你是晴天的云
  九月和十月 是两只眼睛,装满了大海
  你在海上 我在海下
  十一月尚未到来
  透过它的窗口 我望见了十二月
  十二月 大雪弥漫

  

越忙越乱,越乱越懒。

  越忙越乱,越乱越懒,是最近的生活写照。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在的潜能会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呼呼,居然在最后一秒把事情做完,效率是平常的三倍。
  这个规律我小学的时候就总结出来了,做寒暑假作业,我哥哥是先用三天时间把作业全部写完,然后就出去玩,我是等到最后一天开始写作业,最后也写完了。
  后来我觉得应该向我哥学习,先苦后甜,但是我又发现,先做作业再去玩,总是心不在焉,煎熬,质量也不见得高。而先玩再去做作业,临了逼到绝路狗急跳墙,往往就是在最后时刻急中生智、豁然开朗,以前不会的也会了,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最后实在不行,还可以抄做完了的。
  大学里就不乏这种人,在考试的前一天通宵看书,总能混个及格。
  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被逼的。如果被老板掌握了人的这种逆反心理,真的是很可怕。

小三小三擦亮眼

  周末有人看韩剧,名字叫《罗武林向前冲》。一直觉得韩剧等于肥皂剧,这个剧就很聒噪,几个女人凑一块,孙悟空闹天宫。
  韩国人大概都很喜欢灰姑娘,情节都很励志,容易引起共鸣,特别是怀有王子梦的女人的共鸣。
  《罗武林向前冲》看着很过瘾,有三点。一是,角色都很鲜明,前妻一副黄脸相,小三一副狐狸相,男人在韩剧里要么帅得不管他了演什么,要么感觉脑袋像被驴踢了怪怪的。二是,角色都很彻底,这是很难得的,我们就好看个坏人坏到不得好死,报之恨的牙痒痒,这样一来剧情必然很狗血,泼水、扇脸、气得吐血,观众要是激动的都能一口痰啐在屏幕上。三是,嗓门敞亮,由于在半个小时里一直都听见一个欧巴桑在咆哮,是吸引我凑上去看的主要原因。一看呢,还真像我姐。
  《罗武林向前冲》是一个黄脸婆战胜了第三者的故事,女主角离异后不但没有颓废不振,而是找到了又帅又有钱的老公,还是个姐弟恋。婆媳、丈母娘、女儿、小舅子、后男友,一起对付变心的男人和不要脸的小三,这戏太适合家庭一起看了,有利内部团结。
  最后女主角赢得了完胜,小三遭人唾弃被人百般戏弄,男主角坏得差点没死。虽说是肥皂剧,160集,但是情节没有百转千回,而是一直高涨,就像小时候好看个从开头打到尾的武打片,唱戏里武生的一段打,是最期待的桥段。因为,好看而且省脑子。
  结论是,一,女人的直觉还真灵,男人们要注意,哥们最好练过。二,小三小三擦亮眼,在选择一个女人做斗争的时候,要摸清形势,要团结奋斗,切忌孤立自己。三,在情绪激动的女人面前放一杯水/酒/咖啡/果汁,总之液体,是很危险的。

无性繁殖搞不定这些问题

  看了几个博,怨气很重,谈到一些无聊、无趣、无耻、无赖的男人,她们说,难道就没有完美的男人吗?怎么完美的男人都成了别人的老公了呢?男人怎么就不懂女人呢?
  是的,真的就并不存在什么完美的男人。是的,完美的男人都是别人的老公,所以男人一般并不十分谴责小三,有本事的雄性都是三妻四妾的,英雄不多情就不太受欢迎。是的,男人不懂女人,因为把女人搞懂是很娘炮很不单纯的行为,日本男人就很懂女人,但是调查不是也显示日本女人开始倾向嫁中国男人吗。
  女人们一直有这些问题,这些困扰,恰恰说明了自然一直是多么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啊。现在房价高,怪到女人头上多么没头脑和不高兴。
  因为完美的男人是为完美的女人而存在的,不完美的男人是为不完美的女人预备的。完美的女人不存在,哪来的完美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呢?男人一生中要扮演的角色,都戏剧性的表现了缺陷美。也有人表现了缺陷不美,比如最近的灭门案主人公。
  上帝分你一个思想健康、身体上不是除了筷子就拿不动别的男人,上帝分你一个身体健康、思想上不是除了票子就走不动道的女人,你看,上帝多温情啊。上帝打开操作后台,看到屏幕上的数据,哈哈笑。上帝很好,保证吃饱。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悬而未决,主要是非把鸡和蛋放在一块想,你猜蛋,鸡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自然面前,谁还真能有选择权呢?
  按照进化学说,有一天男人将不再需要女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情感上,当然女人也不再需要男人了。
  当他们不依靠彼此就能产生快感、热量和温暖,他们将左手握右手,无性繁殖。
  但是那个世界并不会因此而好一点。

  思考题?
  人为什么总是希望人生有趣一些,那些花样再多搞一些,而又希望所有的操作都单调的一步到位呢?

搞这个词

  我听一个女生说搞这个词,还是看了柏邦妮的博客。当然小S也是说过的。由此,我猜测柏邦妮也是这样率性人精的女生。
  真实、敢忠于自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好的,包括男人。严肃又活泼、随性又认真,看到本质但又不流于轻浮,这需要双手互搏的功底,不是随便便开玩笑抖风情。当然,男人讲这个词总带有一点野蛮和猥亵的。
  柏邦妮说,女人总是想“留下点什么”,储存起来,无论是爱或者是性,而男人,总是想“射出点什么”,想放出来。
  从这一点上,女人是有选择权的,因为得到总是想得到最好的,是有所谓的;她说,所以女人可悲的心理是,和同一个人搞,不断的搞,总能在心里留下点什么,而换不同的人,总是和不同的人,好像最后心里空空的,一无所得。
  而男人只是想放出来,无所顾忌,是没所谓的。
  也不全对,搞虽是动作戏,也是带有情感成份的,上下半身分开的男女各占一半比例,一处不合你意,就抄起菜刀灭门、给整体定性,是不好的。收获是喜悦也是恐惧的,一朵花开的刹那,最后到达同生共死的默契。女人用动作换情感,男人用情感换动作,这是父系社会的起源。倒转过来,不一定是和谐。所以也不要期望太高,低调一点好。
  当然,这事儿不藏藏掖掖,可以认真的言讲、探究,说明这社会还是有了一些进步。

过年

  临睡觉看了这部电影,五味杂陈。过的东北的年,但整个中国个个家庭大概也如此光景,想起很多人年三十从遥远的地方赶回家,不吃好这顿年夜饭就觉得这一年过的不完整。过年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情感牵系,是每个人或多或少的精神支持系统,是亲情,是人情,也是信仰。
  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有感动,也有冲突和矛盾。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族观念几乎没有,人情也开始淡漠下来。团圆饭,围炉守岁,那是一种无以言述的温情。
  看赵丽蓉老师看哭了,老太太演的太好了,有时候就像是我妈妈,一个朴实、深情、有些战战兢兢的农村母亲,他们用一生的伟大奉献给所有的渺小。
  这个电影很好的反应了90年代社会的变迁,城市化的趋势,社会关系构成的变化,以及时代发展的客观。
  快十年了,很怀念赵丽蓉老师,一代善良母亲的缩影。
  回家过年,在心里面给老人们腾个地方,那些门前盼望的身影是不忍目视的。

  

  过年 The Spring Festival
  导演:黄健中
  编剧:姜一
  主演:李保田 、赵丽蓉 、梁天 、六小龄童 、葛优 、史兰芽、 丁嘉莉 、胡亚捷 、谭小燕 、申军谊
  上映时间:1991年
  1991年,赵丽蓉老师凭借《过年》中的“母亲”角色获得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以及同年的中国电影政府奖。1992年,她又获得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大奖。

讲理和不讲理

现实版的《飞屋环游记》,Made in Waiguo。图片来自这里

无痛房屋环切术,Made in China。旧照片,新新闻

永远在离开的路上

  虽说人生就像旅程,但真正走在路上的人,是颇值得羡慕的。
  比如amy。
  她完成了她的欧洲之旅,就着手下一次旅行,现在人在土耳其,下一站是耶路撒冷。她从不在文字里表达她的目的地。
  旅行这词正儿八经,是过程,是状态,是生活,是人生体验。旅游这个词很轻浮,是片段,是目的,是景点里面黑压压的人头,是具体消费。想起旅行就会想起在路上,靠着火车窗户的少女,夜色降临的村庄,亲眼目睹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们,以及皱皱巴巴的日记。
  amy在旅行中写下了大量的日记,多得我以为她每一天都发生了很多事。她是个无房主义者,有钱就上路,钱花完了就留下来打工直到有一天又离开了,她从不在一个地方过分停留,结识了很多朋友,一起走一段,然后就分开,像战友般的情谊。
  amy说,不一定流浪才是浪漫,哪里都是生活,勇敢才能浪漫,不要为了行走而行走。有些人天生就有放逐自己的本领,像三毛,你有足够的时间判断你不是这种人。但是无论安逸还是流浪,只有忠实自己的快乐,才是你应该去拥有的。
  有些人只是想在单调的生活中叹一口气,就像少年的文学梦,是不应该轻易付诸行动的。首先,你要准备好,有能力,有足够的理由、时间和勇气。
  旅行不能排遣任何孤独和痛苦,也不是小学生写作文,有故事就有目的、结论,也不是童话,遇上某个人,做了某个决定,人的情感是多口径的,有的人没有去过南极,却看得见极地的美景。
  物质目的过于明确的人是不适合上路的,比如我,我喜欢回家的感觉,认床,物质有很大的牵引力。但是amy说,睡在那里都是睡在夜里。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无论走在什么样的路上,要忠于你自己,并且快乐的走下去。

H« 1 2 3 4 »E